美食推荐:
1.保山松花糕
松花糕,是采用天然的松花粉加红豆做成。最上面一层是厚厚的黄色天然松花粉(松树开花采下来的花粉),松花粉上面撒有一些芝麻;下面一层褐红色的是夹着红豆碎块的红豆沙;再加一层黄色的松花粉和褐红色的豆沙。最下面一层是制糕粉。吃一口,淡淡的松花香味萦绕在嘴里。
保山松花糕——保山市全攻略
松花糕具有具有果仁风味,清甜,油润,入口易化,不粘牙,不糊口的特点,是老少皆宜的休闲佳品。
2.保山三滴水
三滴水是当地人,特别是和顺乡一带最高级别的筵席,一般是在接待重要客人时的一种宴请形式。它几乎囊括了腾冲的名特佳肴,主要由干果、凉菜、八大碗、锅子和水果、糕点、甜白酒等组成,名声远播,但真正有幸饱此口福的食客却不多。
保山三滴水——保山市全攻略
第一滴:点心、开胃类食品,如干果和凉菜类。第二滴:八大碗,主要是腾冲的名特风味,比如火烧、口袋豆腐。第三滴:甜点类的餐后点心,如甜白酒、水果类。
现在一般在餐馆中很少能吃到全套的三滴水宴席,但如宴席中的单独菜品,如鸡枞、豆粉等都可以在餐馆中单点。
3. 保山大烧
保山大烧,即火烧全猪,又叫烤肉,是保山宴席上的一道名菜,是云南省保山一带具有传统风味的美食。保山大烧以保山市河图乡供销社加工的大烧最为有名,俗称“河图大烧”。
保山大烧——保山市全攻略
大烧选用当地产的细骨猪为原料。细骨猪属温带小型猪,体型似泡涨的大豆,群众称之为"豆圆猪"。加工方法是:取饲养至35-40公斤的半膘猪屠宰后,去毛洗净,撑开腹部平放在专用的炉灶上,用木炭火烧去表皮水份,然后扎针,涂上酱油、姜汁、食盐等调料,使之渗入肉内,再放在炉火上,腹背轮番烘烤至猪皮焦黄,刮去麦皮焦质。如此再扎针,涂调料,烘烤,刮皮,反复三遍。
4.下村豆粉
保山豆粉用地方老品种豌豆磨面打浆,煮浆凉冻而成,一般是放入一个木制长方形的托盘,然后就可以拿出去售卖。这种精制的豆粉呈浅黄颜色,软软糯糯的样子,黄亮鉴人,厚约2厘米左右,吃的时候,用刀切成长2∽3厘米长,比面条略粗粗的方条,放入碗里。这些凉粉条片片光滑,互不粘连,粗细均匀,长短一致,色泽柔和,方为上佳。这时要加放佐料:酱油、花椒油、碎花生、油辣椒粉、芝麻、芫荽、蒜泥等,共10余种,拌匀就可以吃了。
下村豆粉——保山市全攻略
下村地处保山城北近郊,昔时村里半数以上农户为“豆粉世家”,堪称老字号的“豆粉专业村”去了,但仍有上百户人家继承祖业,既家且商,担儿悠悠地定时定点出现在城街村巷。他们各有各的主顾和“地盘”,很少相互较劲,虽发不了大财,小日子倒也不愁过。
5. 保山口袋豆腐
口袋豆腐又名胀浆豆腐,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汤菜。因豆腐成菜后,用筷子提起,形如口袋而得名。口袋豆腐为咸鲜味型。此菜汤汁乳白,味咸鲜而醇香。可谓汤鲜、味浓、豆腐嫩。
保山口袋豆腐——保山市全攻略
口袋豆腐是云南保山金鸡乡民间传统菜。金鸡乡位于保山城东隅,当地有俗语:“长不过郎义,大不过金鸡。”这里有建于唐玄宗天宝初年的金鸡寺等古建筑,更有淳朴的民风。明末清初担当和尚云游至此,在金鸡寺挂单讲经,感其金鸡水质鲜甜,别出心裁,创出了滋味鲜美的素食佳品——口袋豆腐,流传至今。至今金鸡寺还保留着做口袋豆腐的石磨呢。口袋豆腐外酥内嫩,富于营养,除金鸡以外的其他地方难得一见,堪称金鸡一绝。为此担当和尚有对联云“嚼铁丸不费力气,食豆腐需下功夫”,成为名句。
6. 永昌板鸭
永昌板鸭是云南省保山市的著名食品。保山是滇缅古道上的重镇,从汉代至清代,曾设立过永昌郡、永昌府等政区。永昌的名字为国内外所熟悉。因此,这里出产的板鸭,以“永昌”命名。
永昌板鸭——保山市全攻略
永昌板鸭历史悠久,早在清朝末年,就远销港、澳地区和缅甸等国家。永昌板鸭是选取饲养3-4个月的本地良种麻鸭为原料,用人工催膘即活鸭站笼填喂15-20日,使其达到标准重量。加工时先将肥鸭宰杀,将鸭毛褪净,修边整形,达到色白光润、造型美观的要求。然后,扎针上盐,腌制2日,取出洗净,放在平板上定型,让其日晾夜露,直至风干,忌暴晒。
7. 保山大薄片
大薄片,系云南保山地区的风味凉菜。此菜一大二薄,肉片大、薄如纸,关键在刀功。成菜肉脆嫩,皮筋韧,佐酒最宜。加之酸、咸、辣、麻、香齐全,风味别致。
保山大薄片——保山市全攻略
大薄片是一道考验厨师刀技的菜,其原料为猪的耳朵、舌头和嘴,加工方法极为特殊,制成后煮熟放凉,切成薄如纸、大如掌的片,丢到墙上不会下落,故以得名大薄片。蘸上配好的作料吃。